【学术中国】“新新闻主义”的历史面貌与当下思考
2023-03-03 15:40:48
  • 0
  • 2
  • 0

作者:涂文华,张一文

原载:传媒论坛,2022,5(23):30-32.

网址:中国知网     学习通    DOI: 10.3969/j.issn.2096-5079.2022.23.008

摘 要:肇始于西方尤其是美国、一度流行于中国,主张“用记者的方式调查、用作家的想象力写作”的“新新闻主义”,作为思潮与实操,在当下新闻实践中,仍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特别是在坚持理论自信的时代背景下,“新新闻主义”强调记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报道的文学性,这一点至今仍然具有现实价值。当然,“新新闻主义”的一些弊端也需要抛弃,尤其是在非专业的公民新闻乃至公众新闻盛行的现实语境中,“新新闻主义”可能导致的过分表达乃至虚构的危机需要规避,以促进媒介生态更加清朗、新闻报道良性发展。

关键词:新新闻主义;文学化;媒介生态

“新新闻主义”首先是一种新闻思潮,强调记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报道的文学性;其次,它也是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其显著特点是将文学创作的手法应用于新闻报道之中。[1]由于现代新闻写作原本脱胎于文学,通常认为“新新闻主义”是新闻学向文学的回归。

“新新闻主义”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托马斯·潘恩(1737-1809)写作《常识》的时期。英美文学史上许多著名的作家都做过新闻记者,比如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和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mest Miller Hemingway)等,他们最早进行了把文学要素引入新闻报道的尝试。“新新闻主义”的集大成者,是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记者,例如被称为是“新新闻主义”三驾马车的汤姆·沃尔夫(Thomas WolfeJr)、亨特·汤普森(Hunter Thompson)、盖伊·特立斯(Gay Talese),他们主要发表在《Esquire》《纽约客》和《乡村之声》等杂志上的新闻作品,堪称“新新闻主义”的典范之作。[2]他们的作品有别于传统新闻报道之处在于,将新闻写作与文学创作相结合,采用一种更加文学化、更加开放和主观的方式进行新闻报道,大量使用文学化的叙事结构,充分运用细节描写,人物塑造性格化,重视对话、场景和心理描写,呈现文学性精细化写作特点。

随着媒介生态的变迁,新闻报道进入数字化生态阶段。当下的新闻实践,既有必要继续吸纳“新新闻主义”的优长,又需避免陷入“新新闻主义”过分表达乃至虚构的危机,从而更好地履行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

一、“新新闻主义”实践的历史脉络

“新新闻主义”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乃至国际社会的剧烈动荡与重大变迁密不可分,其逻辑过程为“重大新闻井喷式出现、传统报道相对滞后、‘新新闻主义’异军突起”三个步骤。

(一)“新新闻主义”的逻辑起点

20世纪60年代,全球接连爆发重大事件。1961年柏林墙建立,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1963年美国总统肯尼迪、1965年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导人马尔科姆·利托、1968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马丁·路德·金,相继遇刺身亡。这些重大要闻井喷式出现,理应丰富新闻报道的写作。然而情况并非如此。由于整个现代新闻写作是从英国而来的,美国传统记者对来自宗主国的新闻专业理论例如采用倒金字塔结构、5W1H奉为圭臬,主张客观性报道,不愿接受或滥用解释性报道,所谓的新闻专业主义掩盖了新闻保守势力。因而,这些不断冲击着美国社会价值体系与道德标准的新闻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报道,引发受众不满。

不断涌现的新闻大事让不少媒体从业者逐渐意识到,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也难以驾驭并解释现实。于是,不少新闻工作者开始尝试新的、更细腻的报道方式,由此催生了“新新闻主义”的崛起。

“新新闻主义”写作者和传统记者一样,都要采集尽可能多的新闻素材,但不同的是,“新新闻主义”写作者特别注意新闻人物的对话、手势、脸部表情以及新闻事件的环境细节等等。“新新闻主义”不仅丰富了记者的想象力,也松绑了报纸饱受客观性报道的束缚,成为新闻业界另一股新势力。将文学使用于新闻中,记者能够增进其报道之美,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审美愉悦。

1963年开始,以汤姆·沃尔夫为代表的“新新闻主义”行动者开始在《Esquire》等杂志发表并不像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报道,这些新闻报道更像印象笔记,受到读者喜爱并引起业界关注。

1973年,汤姆·沃尔夫收集了23篇“新新闻主义”作品,出版了《新新闻主义》一书,“新新闻主义”的概念与写作技法基本定型。在沃尔夫看来,“新新闻主义”具有四要素:1.一幕幕场景接场景的结构;2.对话全部实录;3.第三者观点;4.众多细节烘托情节、勾勒人物。[3]换言之,当记者要做新闻报道时,除了要忠实于真人真事之外,还要在新闻采写时,创造性地运用文学手段尤其是小说笔法,如起承转合、典型场景、完整对话等,如此才能对新闻事件展开更加生动真实的再现和鞭辟入里的分析。

(二)“新新闻主义”的社会响应

1979年,普利策新闻奖开始增设“特稿写作”奖(Pulitzer Prize Feature Stories),旨在鼓励强调故事性与文学价值的具有“新新闻主义”风格的报道。[4]这标志着在“新新闻主义”影响下产生的新闻形态获得了业界的认可。

1995年美国俄勒冈大学(University of Oregon)新闻学院首次开设了“创造性非虚构写作”(Creative Nonfiction Writing)硕士课程,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则在新闻学专业教育中,致力于强调写作“新闻故事”。[5]这都标志着“新新闻主义”作为20世纪一个重要的新闻学流派,被学术界正式接纳。

进入21世纪,由于新媒体的冲击,快餐化新闻、机器化写作盛行,传统的新闻报道难以吸引受众,无论是媒体还是记者本人,对以文学性精细化写作见长的“新新闻主义”都意兴阑珊。不过,“新新闻主义”内核中合理的部分,如扎实的采访、对事实的全面描述等,还是被一些新媒体继承了下来。[6]

二、“新新闻主义”在我国的实践

实际上,将文学创作的手法应用于新闻报道,在中国并非没有先例。梁启超、胡适等既是闻名于世的作家、学者,又是活跃的新闻报刊编辑、评论家;萧乾、穆青等人的新闻报道文学味浓郁。[7]而“新新闻主义”作为思潮与实操进入我国,则是20世纪末的事了。

(一)“新新闻主义”的纸媒实践

“新新闻主义”传入我国后,其所倡导的新闻与文学的结合,以小说笔触写新闻故事,以小见大、生动叙事切合了新闻语态的变迁,与良好的媒介生态有着极大的呼应关系。[8]20世纪90年代,我国新闻学界开始陆续翻译引进经典的“新新闻主义”作品,同时,新闻从业者也开始了以“北冰点、南周末”为标志的对西方“新新闻主义”的具体借鉴和操练[9]。

“北冰点”是指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专栏,在国内最早开始“新新闻主义”实践。1995年1月6日,中青报重磅推出《冰点》特稿专栏,揭开了“新新闻主义”实践在中国落地的帷幕。《冰点》的破冰之作,是记者王伟群采写的《北京最后的粪桶》,报道从记者的视角出发,讲述了几位背粪工人艰辛的职业生活。报道刊出后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得到读者关注之后,《冰点》继续“将普通人的生活置于宏观的社会背景下观照”的办栏理念,陆续推出了众多富含新的新闻观念和新的报道形式之作。这些作品,注重深入采访,讲究写作技巧,追求故事可读性,有叙事记人散文的神韵,如《当年落户在留村》等,其中更不乏一些记者亲历式的报道,如《小保姆和她们的主人》等。[10]

“南周末”是指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综合性周报《南方周末》。1998年《南方周末》开始在副刊刊登《新疆日报》记者南香红的系列文章《野马的故事》等特稿。这些特稿在语言组织、文本结构等方面,都带有极为浓烈的“新新闻主义”特征,[11]用细致动人的语言向《南方周末》的读者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来自西域之地的真实故事,对新闻事实加以再现、阐释和分析,属于典型的“新新闻主义”写作实践,深具全局深度和细节可读性,读者的“传阅率”和“收藏率”颇高。

(二)“新新闻主义”的跨媒介影响

纸媒之外的电视媒体,也受到“新新闻主义”的影响。CCTV《东方时空》的子栏目《生活空间》,在新闻报道中尝试着“讲故事、说新闻”,从而改变了电视新闻在观众心中只会“念稿子、放片子”的刻板形象。此后,为传播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而倾向于建构文学性故事的做法,在我国电视业界迅速普及。

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被看作是“新新闻主义”实践在电视新闻领域的成功范例。该节目采用“新新闻主义”的报道方式,新闻主播以平民化的姿态出现,在每期节目最后,主持人都会播报“请求”信息,“请”普通观众提供新闻线索,“求”国内同行提供佳作,体现媒体的恭敬态度。电视媒体记者或主持人,不再仅以官方身份重复既定观点,而是力图与观众分享现自己对社会现状、百姓生活的判断和叙述,[12]切合了“新新闻主义”对新闻记者主观能动性的肯定与追求。

进入新世纪,随着互联网乃至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两微一端”成了受“新新闻主义”影响最直接的新媒体,也开启了媒介新生态。

三、“新新闻主义”在当下新闻实践中的扬弃

“新新闻主义”作为新闻思潮与实操,强调记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报道的文学性,这一点至今仍然具有现实价值。但“新新闻主义”可能导致的过分表达乃至虚构的危机,需要规避。

(一)“新新闻主义”的现实困境

媒介进入数字化生态阶段以来,传统媒体新闻报道“快餐化呈现、机器化写作、标准化作业”痕迹日益明显,记者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其实,这种程度上自我设限式的新闻实操,是对中国新闻学理论自信的误解。理论自信更强调记者乃至作品百花齐放,而不是刻板的流水线生产。

我国的新闻记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扎实的采访,对事实进行全面描述。否则,人工智能时代,“公文化”写作路径依赖的新闻工作者,尤其是那些缺乏深度与主观能动性写作的记者可能被写作机器人淘汰。

(二)“新新闻主义”的突破路径

报道的文学性需要坚守。纵观当下国内各类媒体,文字传播在新媒介技术面前的竞争力式微。这是对报道的文学性决绝的后果之一。事实上,随着20世纪的理论旅行中普遍存在的语言学对各个学科的渗透,“文学性”不再成为文学的特有属性,而成为众多理论包括新闻报道的共性。新闻并不排斥文学,尽管新华社的机器人记者“快笔小新”,分分钟都可产生数篇报道,但机器人写作对报道的文学性呈现方面,无论如何都不如记者的文学性写作来得更丰富多彩和具有人文新意。好在“用记者的方式调查、用作家的想象力写作”的“新新闻主义”实践,在新媒体中还是存在的。举例说,2022年夏季我国普遍高温。广州增城“魅力增城”微信公号文章对此写得很有文采、生动活泼:“小编不禁想问一句,天气这么热,老天爷你开玩笑也要有个度吧?有,72.2度!据广东省气象局消息,今天,广东多地地表温度创年内新高,梅州兴宁更是达到了72.2℃!”[13]这样俏皮的报道,是报道的文学性的洒脱运用与充分展现。新媒体一定程度上比传统媒体更受人欢迎,与其惯用“新新闻主义”报道手法密切相关。

当然,“新新闻主义”的一些弊端也需要抛弃。1981年普利策新闻奖评委会,收回了颁发给《华盛顿邮报》28岁女记者珍妮特·库克(Janet Cooke)的奖项,因为她那篇获奖作品虚构了新闻人物:一个不存在的吉米,严重违背了新闻真实性伦理。此一尴尬事件,导致学术界对“新新闻主义”的虚构倾向展开了激烈的批评。[14]这种批评至今也不过时。在人人都可称“记者”的当下,一些自媒体为了博取流量,不惜牺牲新闻的真实性,不但扭曲了记者的主观能动性,也亵渎了报道的文学性。这需要在今后的新闻实践中加以约束,从而打造绿色健康的媒介生态。

参考文献:

[1]喻波.新闻写作借鉴文学手法的技巧研究[D].湖南大学,2010.

[2][5]徐孜望.“新新闻主义”研究:理论沿革、历史贡献及发展趋势[J].前沿,2008(12):167-169.

[3]Zhang Mingqi.A study of New Journalism in terms of the issues of literature and reality[D].NTUA,2010.

[4]甘莎.“新新闻主义”视域下中国特稿的探索实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6][8][9][10][11]赵然.“新新闻主义”在中国的发展[D].武汉大学,2017.

[7]郑吴勇.记者的文学修养与新闻艺术[J].青年记者,2010(20):121-122.

[12]李璐.“新新闻主义”中国化发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

[13]魅力增城.实测!增城今日42℃高温+暴晒!最热的地方竟然是……[EB/OL].https://mp.weixin.qq.com/s/O6RDRInAOUz5F-Nj DpiKxw,2022-07-25.

[14]徐叶.新新闻主义——新闻客观性的扩容[J].当代传播,2008(03):92-93.

中图分类号:G21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2022)23-0030-03

作者简介:

涂文华,信息日报/信息日报客户端记者,研究方向:新闻实务。

张一文(通讯作者),上饶师范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文学新闻与新闻文学。

基金项目:上饶师范学院2017年博士科研启动项目(编号600163)。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